「能源」在所有的永續發展議題中扮演著核心角色,而「能源轉型」更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備受關注與討論的議題,因為能源牽涉的不僅僅是經濟型態的發展,也連動氣候變遷這具大的挑戰,近年來各國政府為一同響應永續發展,近半個世紀也紛紛加入能源轉型的倡議。
隨著世人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感受度越來越高,能源議題及氣候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s)中成了獨立項目,也就是第7項目標—可負擔的乾淨能源,與第13項目標—氣候行動,兩項目標習習相關,要達到長期的氣候目標,就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於再生能源。
由於全球能源分配不均,使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面臨能源貧瘠的窘境,因此在SDGs第7項目標「可負擔的SDG乾淨能源」中就明定,希望在2030年前,人人享有可負擔的能源,同時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也提醒各國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達到社會公平正義及環境永續。
SDGs第13項目標「氣候行動」則是針對隨著經濟與文明的發展,所衍生出的一連串氣候變遷而做出的行動呼籲。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地球升溫不斷、海平面上升、傳染病擴散、森林大火、物種生態失衡等種種災難性的環境衝擊,全人類及地球物種的未來堪憂。因此各國必須將氣候變遷應對方案融入國家級的政策和計畫當中,進而強化對氣候災難的應變和抵禦能力。但是「氣候行動」對貧窮的開發中國家是昂貴的,也最容易成為氣候難民,往往仰賴富裕的已開發國家資助。
然而,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是否會剝奪部分族群的生存權益導致不平等的情況發生,針對此議題,國際能源署(IEA)於2021年初設立「以人為本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委員會」,期盼以「人」為能源轉型的核心,考慮全方位的影響以及可負擔性與公平性等問題。此外,陽光伏特加共同創辦人陳惠萍也針對「以人為本」的能源轉型提出一些看法,主要有三項重點觀念:(資料來源: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17/5310525)
❶驅動公正轉型,兼顧所有人的權益:
在轉型的過程中,針對友善環境及社會永續的工作、部門和經濟型態進行審慎的計畫與投資,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同時重視傳統化石能源產業的勞工權益和就業衝擊。
❷落實能源正義,看見弱勢對象的需求: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有幾種「能源弱勢」的需求一一浮出檯面,第一種是無法取得可負擔或穩定供電的對象;第二種是因特殊生理需求導致落入用電困境的慢性病患﹅養護機構等弱勢族群;最後一種是因為資訊不足、缺乏參與管道而無法支持能源轉型的一般民眾。
例如在韓國,首爾市政府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鼓勵大眾參與推動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並設立「能源福利基金」,期望讓弱勢族群的能源分配獲得改善(建物改造﹅換裝LED燈…等)。
❸適當科技,把人當回事的科技選擇:
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幾乎是中央集權的電力體系,這造成了長久以來的壟斷與剝奪感。適當科技的概念在於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若能試著將電力體系從中央集權分散成較小型且民主化的發電形式,將有助於以「人」為思考切入點,改善能源平等問題並走向永續發展。
不管是哪一種轉型與變革,若能帶來經濟正向循環,想必會有更多投資人願意一同加入響應,例如投資乾淨能源的相關技術,減少碳排及提升能源轉效率等,不僅讓投資人可以獲取收益,還能幫助科技和財政狀況不佳的國家。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在今年出版的報告「能源轉型2025」中的預估,2016-2030年間,若各國政府採取積極的目標(降低全球氣溫2°C),能源相關投資累積金額可達60兆美元,其中29兆為提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和石化燃料供給各為9兆。近幾年氣候議題和乾淨能源類型的基金也逐漸受到投資人青睞,顯現一般民眾認可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將資金投資在對地球友善的企業﹅對環境有利的技術,一旦再生能源便宜且易於取得,全球才能共同對抗氣候變遷,也是投資與永續可以互利互助的良好範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