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著名的避險基金,莫過於上一篇我們提到的「量子基金」與「老虎基金」,他們都曾創下極為驚人的報酬率,但收益與風險相輔相成,未必能長存久。如同量子基金創辦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金融市場觀一樣,他認為,證券市場就像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1]一樣,意指市場總是處於不確定及不斷變動的狀態,難以精準衡量與評估。
量子基金的另一個共同創立者是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也是現在眾所週知的知名投資大師。他們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就是大量運用金融衍生性產品和槓桿融資,將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基金資產,放大到幾百億的投資效應,成為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力量。
他們在二十世紀末,曾對英國、泰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貨幣,展開狙擊戰。以英鎊為例,1992年英國為配合歐洲匯率機制,匯率鎖定德國馬克,然而當時英國經濟衰退,無法自由浮動的機制,讓英鎊兌馬克維持在一個高匯率水準,英鎊顯然有高估之虞。因此引發國際貨幣投機者覬覦,索羅斯便利用槓桿大量放空英鎊,英格蘭銀行雖然大量抛售馬克買入英鎊,並提高利率奮力抵抗,然仍不敵量子基金的攻擊而失守,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短時間使英鎊兌馬克匯率急貶15%,而量子基金便藉此賺取了十億餘美元。[2]
不久後,索羅斯將目標鎖定東南亞,先以金融勢力最弱的泰國為首,接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香港一一難逃。索羅斯認為,鄰近經濟體的混亂與失控,將提供投機者千載難逢的機會,甚至會引發骨牌效應。果不其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了東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量子基金的平均報酬率也因此長年在30%以上。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經濟上急需外資幫忙,索羅斯嗅到投資機會,未料俄羅斯經濟改革不見成效,股債匯市失序讓外資陸續出逃,量子基金因此慘遭滑鐵盧;後來又誤判日本匯率走勢及美國網路泡沫化,接連打擊讓量子基金大幅虧損,於2000年結束。
而老虎基金的操作方式,則是採用全球宏觀投資策略,奉行價值投資法,先估算出公司獲利能力及合理價格,再買進被低估、賣出被高估的公司股票。一開始獲益良好,沒想到1999年科技公司崛起,這種「新經濟」的運作模式,無法再以舊有模式評估;再加上,當時市場資金大幅流入科技公司,推升了科技股的市值,老處基金槓桿逢低買進傳統產業股﹅放空看不到獲利的網路科技股,這樣的操作策略導致老虎基金開始一連串的跌勢。[3]
二十世紀末期,老虎基金曾靠著與量子基金聯手狙擊各國貨幣大賺一筆,雖然俄羅斯及日圓投機戰元氣大傷,但真正讓老虎基金結束的,仍是多年來偏重投資的價值股因市場趨勢驟變而慘跌,創辦人羅伯森(Julian Robertson)不得不宣布清算,將大部分資金歸還投資人。
在量子基金與老虎基金紛紛於2000年黯然退場後,市場一度認為避險基金面臨泡沫化,但避險基金規模仍不斷蓬勃發展,可操作的金融商品也不斷翻新,例如近幾年加密貨幣避險基金即蓬勃發展。即使這一兩年一度因新冠疫情使得避險基金規模也受衝擊,但根據避險基金研究(HFR)的統計,全球避險基金資產規模仍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到2021年3月總資產規模已經突破3.8兆美元。這其實正也彰顯了避險基金的投資核心,透過市場波動來求取絕對報酬,唯有勇敢挺進風險、運用槓桿押注,才有機會賺取少見的高報酬。
留言列表